量筒是化學實驗室中常用的一種量器│▩₪,主要由玻璃製成│▩₪,用途是按體積定量量取液體·│◕│✘。常用的有10 mL₪◕、25mL₪◕、50 mL₪◕、100 mL₪◕、250 mL₪◕、500 mL₪◕、1000 mL等·│◕│✘。它是一個細長的的玻璃筒│▩₪,上沿一側有嘴│▩₪,便於傾倒·│◕│✘。圓筒外壁上刻有容積量程│▩₪,供使用者讀取體積·│◕│✘。下部有寬腳以保持穩定·│◕│✘。
量筒又分為量入式量筒和量出式量筒·│◕│✘。量入式│▩₪,是指量入的體積準確│▩₪,量器的一種分類·│◕│✘。量出式量筒是平時常見的量筒│▩₪,它的原理是已經考慮到了液體的掛壁現象│▩₪,在測量時將掛壁的體積包含在了測量的刻度內│▩₪,即量筒內的液體體積實際上比刻度顯示的多(筒內液體體積=刻度顯示體積+掛壁體積)·│◕│✘。而量入式量筒則不考慮掛壁現象│▩₪,即量筒內的液體體積與刻度顯示的一致·│◕│✘。
量筒沒有“0"的刻度│▩₪,一般起始刻度為總容積的1/10·│◕│✘。不少化學書上的實驗圖│▩₪,量筒的刻度面都揹著人│▩₪,這很不方便·│◕│✘。因為視線要透過兩層玻璃和液體│▩₪,若液體是渾濁的│▩₪,就更看不清刻度│▩₪,所以建議大家儘量選購雙刻線設計的量筒·│◕│✘。無論左手使用│▩₪,還是右手使用│▩₪,都可以看到刻線│▩₪,讀數特別方便·│◕│✘。
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.2 mL│▩₪,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·│◕│✘。可見量筒越大│▩₪,管徑越粗│▩₪,其精確度越小│▩₪,由視線的偏差所造成的讀數誤差也越大·│◕│✘。所以│▩₪,實驗中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│▩₪,儘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·│◕│✘。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誤差·│◕│✘。如量取70ml液體│▩₪,應選用 100mL量筒·│◕│✘。
量筒讀數技巧有哪些呢╃₪·₪₪?
注入液體後│▩₪,等1~2分鐘│▩₪,使附著在內壁上的液體流下來│▩₪,再讀出刻度值·│◕│✘。否則│▩₪,讀出的數值偏小·│◕│✘。
讀數時│▩₪,手拿量筒使其自然垂直│▩₪,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麵的低處保持水平│▩₪,再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·│◕│✘。否則│▩₪,讀數會偏高或偏低·│◕│✘。
在看量筒的容積時是看水面的中心點│▩₪,俯視時視線斜向下│▩₪,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水面上所以讀到的資料偏高│▩₪,實際量取溶液值偏低·│◕│✘。仰視時視線斜向上│▩₪,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水面下所以讀到的資料偏低│▩₪,實際量取溶液值偏高·│◕│✘。
1.量取固體體積✘▩◕│◕:先在量筒中取一定量的水│▩₪,並記錄初始讀數│▩₪,再向量筒中加入固體物質│▩₪,再記錄末了讀數│▩₪,其體積差即為固體的體積·│◕│✘。
2.量取氣體體積✘▩◕│◕:進入量筒中液體的體積即近似為生成的氣體的體積·│◕│✘。
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·│◕│✘。如果僅僅是為了使測量準確│▩₪,沒有必要用水沖洗量筒│▩₪,因為製造量筒時已經考慮到有殘留液體這一點·│◕│✘。相反│▩₪,如果沖洗反而使所取體積偏大·│◕│✘。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別的液體│▩₪,就必須用水沖洗乾淨│▩₪,為防止雜質的汙染·│◕│✘。
量筒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兩至三年·│◕│✘。